中國作家網>> 新聞 >> 時政要聞 >> 文藝工作座談會 >> 正文

喚起文藝家的責任和夢想

http://m.00444477.com 2014年10月18日12:09 來源:人民日報 陳 原 王 玨

  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讓全國各地文藝工作者歡欣鼓舞,精神振奮。連日來,各種座談會、學習會不斷召開,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正成為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自覺行動。

  國家交響樂團團長、作曲家關峽從座談會回到團里后一直在思索講話精神。他最直接的感受可以概括為三個字:“準”“透”“明”。準,就是對中國文化現階段面臨的問題找得準、抓得準,“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迷失方向”,可謂一語中的。透,就是對文化發展問題看得透徹,分析得透徹。“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染了銅臭氣”,“不能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明,就是總書記在講話中對于中國文化發展指出的方向明確,道路清晰。文藝家一定要按照習總書記指明的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守住中國文化的根本,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的精品力作。

  抓住問題、指明方向,最終還是為了創作。如何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許多文藝家在學習習總書記重要講話后都在認真思考這一問題。剛剛就任中國美術館館長的雕塑家吳為山在韓國舉辦展覽時看到新聞,很快就學習了習總書記重要講話。他認為,習總書記的講話闡釋了文藝創作的規律。上海歌劇院院長魏松認為,要牢記人民群眾才是文化創新的根本動力,只有放下“名家大腕”的架子,挑起“為人民放歌”的擔子,才能找到創作的根基、源泉和勇氣。

  文藝作品打動人,不能缺少中國文化的底蘊。總政歌劇團歌唱家戴玉強表示,習總書記講話系統回答了當代文藝作品的中國精神、中國氣派、中國特色等問題,為藝術家指明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文化創新發展道路。

  文藝志愿服務如今已成為文藝工作者為人民服務的一條重要途徑。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趙汝蘅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曾向總書記當面匯報了中國舞協開展的“全國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志愿服務項目的情況。她認為,文藝工作者不能只注重光鮮的舞臺,志愿者本人通過藝術服務,對自己的精神也是提煉和升華,反過來他們重返文藝大舞臺,會創作出更加接地氣的作品。退休以后正在廣東各地向城鄉居民推廣魔術基本鑒賞知識的中國雜技家協會副主席寧根福說,魔術是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但許多知識需要普及,只有普及了藝術知識才能提高觀眾的鑒賞水準。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夏潮表示,加強文藝評論工作首先要堅持正確導向,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繼承創新中國古代文藝批評理論優秀遺產,批評借鑒現代西方文藝理論,要堅持專家評論與群眾評價、市場反應、歷史檢驗有機統一,不能盲目跟著市場走,防止和杜絕“紅包評論”,努力開創文藝評論新風。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